主題: 一個“封”在家里的人,有些話想說

  • jygccoo
樓主回復
論壇管理員論壇管理員
  • 閱讀:2647
  • 回復:0
  • 發(fā)表于:2021/11/1 12:28:01
  • 來自:中國 甘肅 酒泉
  1. 樓主
  2. 倒序看帖
  3. 只看該作者
馬上注冊,結(jié)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讓你輕松玩轉(zhuǎn)嘉峪關社區(qū)。

立即注冊。已有帳號? 登錄或使用QQ登錄微信登錄新浪微博登錄

     這個秋天,注定是終身難忘的。疫情來得猝不及防,景區(qū)關閉,學校停課,封控單元、樓棟、小區(qū),城市靜了下來。深秋寒意襲來,但溫暖卻在無聲暗涌澎湃。身在封控小區(qū)的你,只看得到一身防護服的他們;封控單元、樓棟,能見到紅馬甲、紅袖標。值班值守、疫情排查、消毒消殺、防護宣傳、代買運送生活物資、及時清理生活垃圾……在城市的各個角落,他們守望相助,用“逆行”姿態(tài)守護我們的“嘉”。

     近幾天,“一位志愿者的心聲”在全市引起了熱議。說的是有些住戶給孩子的娃哈哈也要讓志愿者送一下、兩袋瓜子也要讓送一下,兩瓶飲料也要送一下,更有甚者,因為送的晚了,不但沒有得到感謝還被辱罵。今天,在一個居民群看到一段發(fā)言,我們在此編發(fā),你們看,你們的付出,居民們看在眼里,也記在了心里。親愛的志愿者們,歲月靜好,是你們負重前行。我們不會忘記,你的挺身而出、風雪無阻、鼎力相助。我們深深感謝,你的“疫”不容辭,“疫”無反顧,“疫”往無前!

一個“封”在家里的人,有些話想說

看著樓前的警戒帶,看著單元門上緊緊系著的紅布條,數(shù)著掛歷上的阿拉伯數(shù)字,翻翻冰箱里的蔬果,心里總有些受牽連、吃“瓜蔞”的委屈?粗巴忮薰返拇鬆、散步的大媽,五味雜陳涌上心頭?墒,當看到另外的風景......

社區(qū)工作人員拿著擴音器,在逐樓喊著,聲音中帶著嘶啞,眼睛里布著紅絲,時不時拿出手機安慰著家中哭泣的孩子……

穿著紅馬甲的志愿者,在藍帳篷前徘徊,冷了烤一會小太陽,又連忙出來警惕的環(huán)視周圍,蹲在地上吃方便面的樣子,我好像在哪見過……

樓上吊下一根繩子,她們把蔬菜系好吊上去;別人把垃圾塞到門口,她們接過來扔到桶里;拎著外賣、抱著蔬果,她們艱難地爬上爬下;甚至樓上扔下幾句不好聽的話,她們便安慰到“大爺,咱們再堅持一下好嗎,快了、快了……”她們(他們)沒有條件穿一套防護服,她們離有紅碼的住戶甚至比我們還近,吃飯不按時、睡眠少得可憐,她們(他們)也是妻子、丈夫和兒子、女兒。她們的老人需要照顧,她們的孩子需要母愛,她們的家里也需要歡聲笑語,她們的廚房也需要飯菜的飄香。可是,這一切都成了奢望。她們把這一切都歸根于可惡的病毒 ,并沒有怨恨那些不幸染上病毒和紅碼、黃碼的人們,而是更同情、更關心、更體貼的做好她們應該做的事情。想想她們,我們被封在樓里的人們,在暖暖的房間里,吃著熱乎乎的飯菜。蔬菜有人買,垃圾有人倒。盡管有些寂寞、有些焦慮,但都是自己能解決的啊!和她們相比,我們就偷著樂吧!

想想她們,我們能不能把心態(tài)放平和一些,天天對鏡子笑一笑,做個鬼臉,握著拳頭給自己打氣加油……

想想她們,我們能不能在保障基本生活的基礎上,少要一次外賣,因為她們也挺累的……

想想她們,我們能不能在窗前給她們揮揮手、比比心、鼓鼓勁,因為我們是一家人,一路走來,還將一路前行…...

有無數(shù)的黨員干部、社區(qū)工作人員、志愿者默默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,相信我,解“封”很快會到來。


  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居民

來  源:鋼城街道疫情聯(lián)防聯(lián)控領導小組宣傳輿情組

編  輯:黨建工作辦公室  李玉霞

審  核:馬  妍

  
二維碼

下載APP 隨時隨地回帖

你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注冊 微信登陸
加入簽名
Ctrl + Enter 快速發(fā)布
""